2009年6月1日月曜日

规矩与变通

昨天晚上从东京回来,空空去接我,正好他要和几个朋友
聚会,大家就一起去常去的烤串的地方喝酒。

因为开了车,我一口酒都没有喝,而其他三个人到结账时
都有了一点醉意。我拿出朋友给的两种打折券,因为是经
常来的中国店,就让店员给算一下是便宜两千合适,还是
打七折合适。店员很快回复说是打七折合适,因为已经超
过了一万。

没想到付出去打折券,却告诉我们这张券必须有给我们券
的本人在才可以使用。这原是一张店员优惠券,我的朋友
在这家店打工时给的,上一次有事帮了她一个忙,她就特
意拿来送给我。没想到还必须她本人到场。我解释说上面
有她的签名,但是店员就是一口咬定说这是规定。

本来一般情况下都会放弃了,但是那天大家都带了些酒意,
连我这不喝酒的都有些昏沉,于是就争了起来。其实这个
店大家经常来,以前的店长非常照顾,总是送一些甜点或
是汤品,而且这种打折券据说他们以前也用过,没出过问题,
这次可能是因为新换了店长。如果是日本人,他们的规矩
大于一切,大家烦闷之余也就永不再来;但是中国人一般
做生意灵活,尤其是对同胞都比较照顾,这样不通融的还
是第一次碰到。

空空吵得最凶,非让店员把店长叫出来。店长马上就出来了,
是个白面书生,一脸的规矩和正气。双方一下子就吵了起来,
声音很大,空空拽着人家的袖子让人家坐,借着酒劲把衣服都
拉皱了,那架势看着象要打起来。白面书生沉了脸,说是要
叫警察。这一下火上浇油,大家全怒了。

我拉住空空,止住那边的两个朋友,对店长解释这张券的来历,
同时也连敲带打地挖苦了他一下。他们没有彻底对员工讲明白,
本来就有责任;发那么多打折券,就是为了让员工带客人来,
虽然是客人来了员工没来,最初的目的总是达到了。规矩是死的,
人是活的。在这种地方向日本人看齐,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
其实事后回想,也是一种迁怒。学日语这么多年,见了不少在
日本学了规矩的呆子。中国人是太没有规矩,日本人又太规矩。
一个是自由散漫,难以成事;一个是墨守成规,难以成大事。
但是在中国讲日本的规矩,那是天方夜谭,在日本按中国的方法
行事,也会出问题。所以那个店长如果讲规矩,人家是在日本,
也是没有错的。大家之所以气愤,估计是当自己人当惯了,突然
被当成了外人,心里不平衡。

话说当时形势急转直下,那店长听了来龙去脉,也打算大事化小,
小事化了。于是同意使用打折券,只不过话说得让人还是一肚子气,
像是施舍或是什么。大家互相看了一眼,都知道这家店从此不会
再来了。

出门的时候,那店长还要再送,我把他推回去了,冷冷地告诉他,
我们没有这么大的面子,交不起他这样的朋友。如果早些年,可能
我会做得更留余地一些。但是这些年在日本呆下来,被他们的规矩
搞得厌烦透顶,就算是了解那个店长的苦衷,也看不得那一副公事
公办的样子。不是他的错,他只是不懂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不同而已。

曾经看过【文艺春秋】上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和著名学者
日籍韩人姜尚中的对谈,有一个论点我非常赞同。他们说儒教在中,
日,韩三国流传生根,都根据本土文化而各有传承。日本是一个“忠”
字,过去忠于天皇,后来忠于企业,他们注重上下关系,在哪里都要
论资排辈。韩国则是得了一个“孝”字,也重上下关系,却是有血缘
的上下关系。根据年龄的大小来定位。而中国是一个“义”字,是平
辈的关系,对好朋友犹如家人。日本的内与外是集团内部与外部的区分,
而中国的内与外是朋友圈与非朋友圈的区分。当然,落到实处,会有
很多变异,不会是这么简单,但是大致来说,我觉得还是相当有道理的。

如果那个店长上来就是一副与朋友说话的样子,可能不会闹得那么僵,
惹恼大家的,估计就是他那种“我守规矩,我没错”的态度。小时候
不知,长大了最恨这种人。你确实挑不出他的错来,任谁说他都有理,
但是这种人,做朋友他会让你疏远,做爱人他会让你伤心。天下不仅
有一个理字,还有一个情字。理在情之中,情在理之内,人情和事理
本来就很难分开。原则是要讲的,讲法不离情字;规矩也是要守的,
却不能把人守死。

我并非赞成空空的态度,一回来就说他像是流氓无产阶级加混混。我与
空空,就如同唐僧与孙悟空,为了一个大业捆在一起,却因为来自不同
的世界而经常磕磕碰碰。看西游记时我就想,那唐僧当然会看孙悟空
不顺眼。就算他能打妖精,能变吃的,几乎无所不能,它这只从石头缝
里蹦出来的猴子完全不知规矩为何物,无法无天,到处惹祸。更何况
唐僧哪分得出妖精啊,一个个看着都是好人,孙悟空却都给打死了,
还整天说些不伦不类的话。但是唐僧如果没有孙悟空,他就是再聪明
也不会知道世间的险恶,一辈子走不出象牙塔,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
文字里的书生。所以我喜欢【大话西游】,唐僧在变,孙悟空在变,
都是脱胎换骨,否则不会有后来的成就。开始的唐僧,处处都是规矩,
后来的唐僧,处处都是简约。

孔子说,随心所欲而不逾矩。如果知道规矩为何而定,为何而守,知道
什么是必守,什么可变通,规矩当不再会是一种束缚,而将成为一种必然。

2 件のコメント:

  1. 俺觉得,这套情理内外的理论是比较“娇气”的,很难的对付:(比较的惹不起。
    到哪里算是情?到哪里算是理?基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到最后,是清官难断家务事。
    所以,建议只在家庭内部使用,美其名曰——金屋藏娇。

    返信削除
  2. 确实很难分清。只不过规矩和原则还是不一样的。我以为,原则基本上是不可变的,而规矩则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制定的,它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场景和人物。如果规矩本身反而阻碍了目的的达成,它就是不合适宜的。就事说事,后来我们去另一个连锁店时,那个店长就说是可以用的。因为本来就是为了招引客人来,员工虽然没有到却有签名,这已经达到了目的。我觉得这很难说对错,但是太讲规矩有可能会忘却最初的目标,不讲规矩又一团糟,最好是讲原则,有变通。当然实行起来比较复杂就是啦。

    返信削除